相比国庆档上映的几部商业大片,中小成本的《找到你》与众不同,虽说是坚硬的现实主义题材,但却比想象中惊艳,借助紧张的悬疑片外壳,姚晨出色的状态化表演,“丢孩子”这个核心事件让人从头到尾的揪心。
近年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议题电影不断升温,前几年涉及拐子寻子的《亲爱的》,去年涉及性侵女童的《嘉年华》,今年涉及慢粒性白血病人的《我不是药神》都获得一片赞誉。《找到你》聚焦女性“母亲”的身份,并把不同阶层的女性所遭遇到的难题扭结到一起,碰撞出激烈的矛盾和火花。回顾一下电影史,关于“母亲”的电影数不胜数,阮玲玉主演的默片经典之作《神女》,被誉为“银坛慈母”的林楚楚主演的《慈母曲》,来自台湾的催泪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独自抚养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儿子的母爱故事《我的影子在奔跑》……,母亲向来是男权社会认定的最重要的女性身份,其乐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是被加冕的女性光环,由此,悲剧性成为传统“母亲”电影的主要特征,女性观众常常在崇高的母性神话中得以认同和净化。
另一方面,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成长,自我价值和母亲身份的纠结点也开始在一些“女性电影”中显现,早期的有史东山执导的《新闺怨》(1948年),身为职场妈妈的知识分子绿音,由于女佣照顾不周而导致孩子夭折,自己也走上了自杀不归路。导演直言这个社会给女性的压力太大,拍摄此片所查阅到社会上许多女性自杀的事实使他震惊。
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成为众多职场女性无法回避的命题,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而且是世界性的女性议题,在国际上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在今年北影节获得最佳影片的格鲁尼亚电影《惊慌妈妈》就讲述了一位作家妈妈在家庭生活中的压抑情绪和创作之难,女性单元展映的伊朗电影《灼热之夏》则展现了女医生和女保姆之间的矛盾纠葛,无法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女医生把儿子托管给保姆,却因为一次意外儿子坠楼身亡。
《找到你》和《灼热之夏》有着惊人的相似,影片都是双女主叙事,着重展现了两个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困境,并使之交织碰撞在一起,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女律师李捷代表了中产的职场精英女性,有车有房,经济独立,还是一位崇尚自由的单身妈妈,正在跟前夫争夺抚养权,强势干练,意气风发,但在社交应酬场合也免不了让人吃豆腐。而孙芳则是到城市务工的农村女性,来自社会最底层,遭遇过家庭暴力,做过陪酒女郎,孩子不幸夭折一系列惨痛的经历,而产生报复心理,最后误杀前夫……,在孙芳身上集中体现了底层女性的累累伤痕。
同时,影片还强调了孙芳身上不顾一切的母爱精神,这在露着微笑的大肚子孙芳的镜头上给予肯定和同情,而经历了丢子事件的李捷也有了深刻的反省和成长,影片在结尾之处通过李捷的内心独白直接点题,且在行为上直接放弃了为当事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倒向了支持自杀未遂的妈妈的立场。虽然开头的女主人是李捷,最后反而是没什么文化的孙芳潜移默化地对她进行了母爱的教育。
在孙芳的责问中:“你不配当一个母亲。”李捷所秉持的自由女性主义观点遭到了挑战和质疑。这一价值取向让我想到了另一部奇幻电影《美好的意外》,桂纶镁饰演的女主也是一位强势精干的女律师,一次意外突然变成了一个要照顾四口之家的家庭主妇的角色,结尾这位女律师也发生了转变,在职场上回归到了一个母亲的立场,影片对单身的独立女性进行爱的教育意义明显。
“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很高,生孩子是一个自私的行为……”,尽管《找到你》在结尾所言会引发许多女性、尤其是职场妈妈的思考和共鸣,但是如此刻意点题的心灵鸡汤还是感觉有点画蛇添足,反而是彩蛋中,孙芳和相好的交谈更具有真实动人的感染力:“多少次我也想过放弃,但我就是松不开这双手。”
影片最终回归到母爱的传统价值观上,但在回忆的瞬间也展露了女性的温柔世界,比如李捷和孙芳带着多多在海边玩耍,李捷说:“我们现在不也很好吗?”潜台词是没有男人的“我们”也可以过得很好,享受生活。在单亲妈妈的家庭配置里,李捷更像一个父亲的角色,承担着挣钱养家的责任;孙芳虽然是雇来的保姆,却更像一个传统意义上妈妈的角色,照顾着这对母女,二人形成暂时互助式的姐妹关系,这种观念无疑是前卫的,张扬女性独立精神的,在当代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但是,故事的急转直下彻底打翻了这种理想化的设想。
另外,影片讲故事的方式也出乎意外的不落窠臼,接地气的现实主义题材采用的却是悬疑类型片的叙事框架,开头就抛出一个令人揪心的疑问:孙芳究竟带孩子去哪儿了!?一点都不沉闷乏味,反而是从头至尾的紧张情绪伴随始终。
影片以李捷的主观行动和心理状态为贯穿主线,在她的倒叙、插叙、寻找中,通过室友-老乡-男友的讲述,孙芳的生活经历和真实面目渐渐浮出水面,在这48小时紧张的追寻过程中有心碎的时刻,也有惊心动魄的一幕,比如路边烧焦的尸体、冰箱里藏匿的小孩,都是重口味的惊悚瞬间,整个找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底层女性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揭秘过程,精准的剪辑点和强有力的配乐所营造的紧张节奏感增加了许多可看性。
表演上也有许多发挥空间,姚晨饰演的“惊慌妈妈”十分出彩,焦头烂额、惊慌失措的状态演绎地极具代入感,使人感同身受。而马伊琍饰演的孙芳也是一种相当考验演技的突破性角色,和姚晨的外露不同,马伊琍几乎零度的表演带来了冰山表面上的沉静,但整部影片都是以李捷为叙事主体的,孙芳是众人讲述中的存在,感觉稍弱,有点虚化,许多地方都处理地模糊不清,比如李捷在家里接到孙芳的电话……?孙芳跳入水中后的结局……?尤其是孙芳的心理转变和行为动机并没有交代的很清楚,显得粗枝大叶,爆发力不是那么强,孙芳的面貌也就没那么清晰了。
但这并不妨碍《找到你》成为一部可看性极强的女性电影,议题电影商业化的探索在1.62亿的票房数字中也取得了初步有效的证明,尽管女性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这个议题,影片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再过几天,关注弃婴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宝贝儿》就要上映了,期待它有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