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位小英雄哪吒:无论是早期的剪纸动画版本还是为零零后所熟知的动画版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电影中的哪吒生来就是魔丸,遭受百姓的偏见与惧怕,电影讲述了他在剧痛中蜕变与成长的故事。
这次电影中哪吒的造型与我们印象中的哪吒可能有所不同,打破了我们对于哪吒的固有印象,被网友戏称为“黑化了的哪吒”。电影中的哪吒也并非生来就是带着光环的小英雄,而是百姓惧怕的魔丸,这造就了哪吒新的故事与人生。作为魔丸,这样的形象设定利于黑化时营造视觉效果,也很符合他顽劣性格的设定。
因为是魔丸转世,哪吒自出生就饱受世人非议。人们目睹了他用火焰破坏房屋的景象,难以将他视作一个普通孩童。百姓怕他为祸人间,但在父母的坚持下,他没有被当场摧毁。但人们的成见却没有因此消除,只要他一出现,便家家门窗紧闭。那时的哪吒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他试过融入大家,却被以冷眼和敌意相报。胆大的孩子们朝他扔蔬菜和鸡蛋,鸡蛋打碎在他的肚兜上,他瞪大了无辜的双眼,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哪吒没有正常的童年,没有合群的玩伴,这样对待一个孩子实在太过残忍了。于是他闹,把村民吓得魂飞魄散,捉弄与他不对付的孩子们。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义打倒了邪恶的故事。一个是灵珠,一个是魔丸;一个背负龙族未来的期望,一个肩扛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但是再纯正的灵珠,在扭曲的价值观的灌输下也会有杀意浓浓的念头;再邪恶的魔丸,在父母之爱的培育下也会产生拯救苍生的担当。有着一己私欲的申公豹和龙王也是可怜人,一位刻苦修炼却因豹子精的身份得不到师尊的认可,一位呕心沥血为天庭镇压海中巨兽却被囚入这海底炼狱。
这是冰与火的碰撞,仙与魔的较量。当敖丙起了杀心想要活埋陈塘关的时候,哪吒仅凭一己之力与之抗衡。火焰的温度熔化了坚冰,空中陡然出现一朵硕大无朋的红莲。哪吒这一生,始终在斗争。与想关住自己的父母斗争,与唠叨笨拙的师傅斗争,与众人的成见斗争,与早已注定的命运斗争。这种强烈的不服输,不愿认命的斗争精神激励着观众。保持斗争精神在当代社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的前路也从不是一片坦途,只有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时刻保持斗争精神才能获得胜利。
《哪吒之魔童降世》实在是一部受众广泛的电影,无论你是几岁的孩童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亦或是成熟稳重的成年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孩童能明白它接地气的笑点与通俗易懂的剧情;青少年会赞叹其中气盖群英的英雄气概与振奋人心斗争精神;成年人则能产生很多的思考与启发。
生而为魔,便要就此认命吗?
不,绝不!
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