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影视制作基地、横店影视基地、合肥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试验园区、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从朗园station朝阳影视制作基地户外广告牌、会场“拍在福建”的宣传书,到全国各地涌现的高新产业园区、影视基地、广电视听科技实验室等,超万亿网络视听产业,也成为各地政府大力发展的产业。
在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政策信息发布和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11个视听产业基地(园区)代表走上台前,就全方位服务和设施、技术创新和应用、人才培养和产业生态、影视基地与文化旅游融合等方面的举措和经验作了精彩分享。
📍北京朝阳:影视特色园区58家
“朝阳区百家文化产业园区中,影视特色园区58家,各园区拥有专业影视配套资源400余个,总面积超过40000平米,硬件设施先进完备,实现了影视作品各环节高效衔接。”
北京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强表示,朝阳区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拥抱AIGC新技术,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建设朝阳区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
同时,朝阳区提供优质政策服务和政务服务,比如成立“北京朝阳影视服务中心”和朝阳区影视产业联盟,安排专人负责影视摄制咨询、项目沟通及跟踪对接,提供全流程服务。梳理辖区优质拍摄取景资源,发布《朝阳区影视拍摄服务手册2.0》,涵盖五大板块百余个点位。
📍东阳横店:横好拍,29个高科技摄影棚已建成使用
“我们率先在全国县级层面启动影视文化产业大脑建设,并成功推出了‘横影通’‘横好拍’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目前,影视文化产业大脑已优化迭代二期,访问量超500万次,帮助群演参演47.5万次,服务剧组1242个;完成‘供应链平台’‘政企通’建设,已入驻供应链配套企业49家,完成剧组采购的特种车辆、灯光等订单5200余个;完成影视产业大脑门户建设,接入企业数据1200余家,为企业提供专业影视数字化服务。”
东阳市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明翔说,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横店聚力于打造“四高地一窗口”,分别是影视精品创作生产高地、中国影视业综合改革创新高地、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变革高地、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高地和国际影视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通过文化与科技的创新融合实现“建设横店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这一远大目标。
目前,电科所华东创新中心落户横店,29个高科技摄影棚已建成使用,爱奇艺、优酷等企业虚拟拍摄项目入驻,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立的智能交互与沉浸式呈现技术创新实验室正式挂牌,与浙江音乐学院合作开展的沉浸式音频关键技术相关课题获浙江省科技厅批准实施。
📍合肥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以科技赋能“直播+微短剧”
“安徽数字新媒体产业园,建筑面积3.5万平方,拥有1栋综合楼,4栋拍摄棚,1万平方外景场地,主要引进微短剧和短视频制作企业。安徽直播经济总部基地,建筑面积8万平方,全省短视频直播集聚平台,主要引进微短剧制作和短视频直播企业......”
合肥市包河区常委、宣传部部长,合肥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晓晖介绍,该基地建设是打造高质量视听产业基地(园区)的重要板块,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搭建平台服务,积极吸引企业入驻,并提供场景拍摄和资金扶持,保障内容的顺利孵化与生产。比如,联合中科大等提供人才支撑;滨湖金融小镇提供金融支持;以总局三院为依托强化技术合作;以北京CCBN展会、深圳文博会等为平台开展对外交流。
📍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引入全国首家影视文化领域专业仲裁院
“综艺制作方面,19个专业影棚服务全国近60%综艺录制;数字文博方面,‘山海’APP上线3天用户数即破百万,致力打造国际领先文物数字化平台;3D动画方面,中影年年、掌阅动画、凌云光等头部相继落地,预计今年动画产量将占全国市场30%。”
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朝晖说,通过文科融合塑造马栏山基地特色优势,促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园区在服务层面颇具特色:
建设马栏山文创小学、文创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1766套人才公寓,让人才安居乐业;打造“中国V链”内容智审系统,微短剧备案审核时效由3个月缩短至3个星期;引入全国首家影视文化领域专业仲裁院、成立马栏山人民法庭暨知识产权审判庭、2个版权服务中心,搭建数字资产保护及交易平台,形成独特的马栏山知识产权保护生态。
📍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试验园:“1+N”运营体系,打造产学研合作及创新高地
“园区聚焦产业技术难点和创新需求,搭建形成‘总局科研平台+高校研究院+企业创新中心’的园区科研创新体系。共建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中心高新视频中心,引入5G高新视频应用安全重点实验室,成立浙大青岛求是工业技术研究院,构建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产学研合作及创新高地。”
青岛海发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彦说,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试验园区重点布局高新视频内容产品创新、高新视频云、软硬件设备研发生产、应用集成创新、内容监测监管与数字版权服务、高新视频产业运营等六大板块,通过构建“1+N”园区运营体系,提升园区运营服务质量。
📍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发挥海峡特色,加强精品创作
“我们将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强精品创作,建设 AIGC 两岸智能视听内容创作平台,推进海峡两岸题材视听精品创作,争创福建省首批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视听产业基地;致力于福建省微短剧的传播‘破圈’,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深受观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并参选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
厦门文广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婷聚焦“融合创新”、“扩区发展”、“平台架构”三个关键词详述基地建设发展,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为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进行了运营团队和业务管理体系的统一整合,实现了基地扩区发展和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并在之后的工作进展中将聚焦“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依靠科技加强精品创作,以智能化引领招商引资,助力文旅传播。
📍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打造2万平方米的短视频(微短剧)拍摄基地
“基地出台“视听基地十条”“网络微短十条”等政策,近年来为200余家大视听企业争取资金3200余万元;同时,设立全省第一家网络影视剧审查中心,引进网络影视艺术指导中心、省之江影视拍摄服务中心、省视听版权服务工作站,打造2万平方米的短视频(微短剧)拍摄基地,充实基地产业服务力量。”
杭州市西湖区艺创小镇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杨均均提到,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以校地协同为基,通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奋力打造全国视听艺术产业创新高地。从《长安三万里》《流浪地球2》《功勋》等影视作品到3A游戏《黑神话:悟空》,基地设立以来新引育视听产业链企业600余家,形成了追光动画、卡盟文创为代表的数字动画制作、衍生品开发产业链,阿里影业、时光坐标为代表的影视拍摄制作、虚拟影像产业链,游科互动、艺高文化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链。
📍贵州大视听算力产业园:“贵拍无忧”,推进视听算力技术应用新突破
“我们围绕宣传文化计算能力、数字文化保护、超高清视频互动场景创新、未来电视集成应用、融合媒体网络终端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应用,除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外,省科技厅支持企业提出科研问题清单,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
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樊俊表示,贵州大视听算力产业园紧盯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以文化大数据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上下游联动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形成了“一园区多基地”的发展态势。同时,成立“贵州省影视拍摄服务中心”,吸引更多影视团队落地贵州创作、拍摄和投资,中心打造的“贵拍无忧”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服务的专业性与多元化的贵州省一站式影视拍摄综合服务体系。
📍浙江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园:让象山出品“一站通办”
“全面升级增值服务,紧盯企业落户、规划备案、剧组拍摄等8项核心需求,打造网络剧产业增值服务中心,实现执照办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50多项事项的‘一站通办’。”
招引九州、容量、花笙等10余家短剧龙头企业落户,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理中心主任邵震洋介绍,浙江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园先后出台《象山网络剧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产业区管理中心招商20条》等政策,在房租补助、贷款贴息、创作激励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设立网络微短剧创投项目,为打造“象山出品”提供有力支持。
📍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园:以“中国标准”筹备建设运营LED智慧影棚项目
“2024年锡西文创园与纳光传媒合作,淘汰传统绿布影棚,筹备建设运营LED智慧影棚项目。此影棚运用国际最顶级的视效技术,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提档升级融为一体,在了解国内行业产品及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成为‘中国标准’。”
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园董事长杨斌分享,锡西文创园以“影视+”为核心发展方向,紧抓影视协拍、助拍工作,深挖影视资源,“精准发力”目标,打造协拍样板;“精良装备”支持,打牢硬件基础;“精心尽力”服务,着力提质增效。通过整合各地市区影视拍摄资源,构建长三角一站式影视协拍服务体系。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100+场景,六大服务中心
“青岛藏马山影视外景地总占地750亩,由欧美街区、老北京街区、老上海街区、民国老青岛街区和封神西岐古城5个组团构成,基地梳理出室内室外100余个场景。拥有运营中心、审核中心、编剧中心、成剧中心、剧服中心、演员中心六大服务中心,为剧组提供全链路的专业服务。”
融创文化集团短剧事业部总经理、融创阿朵小镇项目总经理徐振双说,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是中国北方配套完善、产业链健全的拍摄基地,提供丰富的室内室外场景资源和资金政策,全面推动微短剧与文旅深度融合,在基地运营层面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基地已完成“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搭建,服务剧组近70个,实现了剧组拿着剧本来,带着作品走。
本次政策信息发布和交流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规划财务司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承办。
贴心完备的扶持政策和基地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影视产业铸造坚实“好拍”后盾。下部作品,想好去哪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