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未来只有两条路:真正做好影院和彻底产业升级

image.png

今年电影市场的波动表现,让业内更加关注市场和观众的变化。在2024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主论坛——金鸡·鼓浪屿论坛探讨的主题分享环节,几家头部公司也分享了对于电影市场的洞察。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表示,面对变化,影院的“符号性”需要重新定义。其实整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文中小艾也分享了一些影院在影院+方面的案例。对此有网友提出了如下观点:

image.png

看来该网友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读者。他的观点是未来影院只有两条路,其中提到影院的核心产品是“观影服务”早就已经丢了,不知道他是如何判断的?其实,不管是现实中的影院还是文中提到的那些影院,都没有丢掉电影放映这一主业啊。“艾维电影”之前也发表过不少推文,表达的观点就是不能放弃电影这一主业,否则也不叫影院了

从目前来看,影院提供观影服务始终是欣赏电影的最佳去处,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影院的核心竞争力诸如大银幕、环绕立体声音响、舒适座椅等,还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必须要有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来支撑。迫于生存,影院坚持主业,追求多元化业务也是自然而然地。当然,这位网友说的“真正做好电影院”,可能是指某些影院忽视观影体验、服务没有跟上。这是必须补上的短板,但也不能无视大部分影院在用心创新服务。

其次,该网友提出了“彻底产业升级”的说法。小艾看来,产业升级对每个行业都是如此,影院行业的产业升级也必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同步,但影院依旧必须以放映电影为主,兼具文化、娱乐、社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即使产业升级了,也还是影院,主要提供的还电影放映,因此,不存在非一即二的两条路而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当然,小艾还没听过这位网友即将要开的课,只是从行业实际和我们一贯坚持的观点来评说。

其实,文章就不少影院的一些有益探索提出未来影院发生的变革这一观点,是基于影院生存和发展的考虑,不存在舍弃电影主业大搞其他业务的意思。只有影院发展好了,整个行业发展才有了阵地,才能满足观众更好地观影。

image.png

每个人都有表达对于某部影片的喜好,原因可能喜爱的明星、心仪的导演或是钟情的IP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人物,但也可能因人而异。许多网友期望通过第三方平台上标记的“想看”人数来影响影院的排片,以期支持自己心仪的影片,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影院的排片决策并非仅凭“想看”人数就能简单决定的。对此,有网友在留言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影院排片决策的见解:

image.png

这位网友可能是有感而发,他表示排片确实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也说到了各影片背后的资本力度(量)。确实,正如文中所说,影院在排片时,就不得不权衡多种因素,以期获得最大效益,指望影院作公益是勉为其难。就这位网友提到的“期望市场能给予新人导演机会”来说,还真办不到。市场从来不讲人情,能否给新人导演以机会从来不是影院排片给不给,而是观众给不给,最终其实是新人导演自己给不给。只有其作品是精工细作、符合观众欣赏口味的,市场就会给机会。靠人呼吁、靠导演跪求其实都不能解决问题

另外,网友提到“众口难调,想顾及到每一部必然是不合适的”这倒是市场的观点。影片质量确实有高有低,观众也有喜欢不喜欢的,考虑问题必然是抓主要矛盾——重点影片

当然,这么说也不是无可指摘的,影院有宣传精神文明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尽量满足其客户的需求的考量,这些与经济效益也不是对立的,毕竟观众对于电影类型、风格以及演员阵容的偏好都各不相同,如果满足最广大观众的需求,显然对提升经济效益不矛盾。

说到底,影院排片是一个技术活,必须在片方、观众和影院自身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且是一个持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

image.png

该推文列举了一些影院因不当营销遭投诉和处罚的案例,有某影业公司印制了11000张“某某国际影城电影票优惠券”,向G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发放,此举却遭到举报并受到了行政处罚。有影院推出优惠电影兑换券名不符实遭观众和监管部门处罚,也有影院因兑换券过期不给观众积极处理遭投诉等。尤其是“向中小学生散发观影优惠券广告违法”的说法,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因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对此有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image.png

从留言看得出,这位网友是业内从业者,十分同情这些影院的难处。其实,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他还会有这样的观点吗?当然,“艾维电影”也是业内媒体,并非面向大众,但小艾还是要说,得考虑消费者的权益。这不但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经营的需要。

既然有法律条文,监管部门的处罚也是有依据的,法律不讲初犯还是累犯,违反了就受到处罚没毛病。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不懂法。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尤其是中小学的未成年人权益。正如文章中提到的,影院发放优惠券本身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发放的对象是否合适。

至于“惯着消费者”的说法,也是情绪化的反应。这也是有规章的,目的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当然,等兑换券过期使用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影院对他们放一马也没啥损失,反而能获得他们的好感,对日后生意倒反由帮助。聪明的商人都都懂得善待他的顾客,这样的生意才能做大。

当然,影院可以设定兑换券的有效期,这倒不是因为过了有效期就一定作废,而是提醒消费者在此之前使用。

看来,只要是与消费者打交道的事情,平时学学相关法律还是必要的。

感谢网友的关注,欢迎继续表达观点交流。


相关文章    更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