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为啥纷纷设立特色主题影厅?还真是不单纯

当大家都在抱怨影院数量太多,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影院效益下降的时候,行业探索影院差异化经营已进入了深水区。

当然,作为以电影放映为主业的影院来说,摆脱同质化竞争首先要尽可能的实现放映内容的差异化。而这种差异化有的是内容的差异化,有的是时间的差异化,还有的是形式的差异化,这对观众来说都将产生体验的差异化,最后细分出每家影院专有的消费群体,最终吸引更多有相同诉求的观众,从而带来观众增量提升影院的效益。

但真要做到影院放映内容的差异化,达到效益提升有利于生存的目标,首先是影院要在思想上和策略上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其次要因地制宜地从现实可能和影院的资源优势做起,最后就是要长期坚持做出特色,在观众中树立起独特的形象标签。

事实上,随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逐步改善和具备,不少影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甚至第二部,有的还尝到了一些甜头。

据媒体报道,11月23日举行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5周年纪念活动上,上海影城SHO的3号厅揭牌为“经典影厅”,并在原有优质视听体验的基础上,增设一台传统的胶片放映机,为观众带来珍贵独特的胶片放映体验。该“经典影厅”在放映的内容有:上影经典影片、4K修复电影等,也将定期举办导演导赏、映后交流等活动。“经典影厅”不仅致力于长期放映上影经典电影的修复版,也将成为未来上影出品的“新经典”影片的首映、展映地。

1733726434047.png

这其实就是打造特色实现放映内容的差异化。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分线发行。如今在国内推出分线发行已一年多了,具体的玩法也是越来越丰富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发行策略的目的不是让一些影片在某些影院放,而不在另外一些影院放那么简单,而是通过不同片方、不同影片摒弃大一统大呼隆的发行,逐渐对影院及观众进行细分,来摆脱同质化、粗放式的影院放映模式。

我们看到,分线发行的更多形式正在被尝试,它可以按院线(实体的或虚拟的)、按放映形式或者按影厅类型、按区域甚至按影厅设施以及影院以往业绩效益和诚信来发行。通过这么多种形式,这无形当中细分了市场也细分了影院,并且把市场竞争引向了高层次。

正因为有了影片发行上的诸多创新举措,也给影院设立主题影厅创造了条件。比如,一些影院设立了以放映动画和儿童或亲子题材电影为主的影厅,也有影院设立了以放映超级英雄、警匪系列电影为主的影厅以及放映科幻影片为主的影厅,还有影院设立了以放映动漫影片或文艺、或爱情或喜剧题材为主的等各类主题影厅,不仅如此,也有的影院在影厅的装修、陈设方面形成专门的风格,从而吸引了大量对特定类型电影感兴趣的观众。

当然,这种主题特色影厅的设立,不是想当然的,而是建立在对自身影院的观众群体摸底和深入调查基础上的。比如是社区型影院,就要了解该社区的人口构成、收入水平、文化层次、喜好特点等,而对于位于商业中心的影院,就要根据其覆盖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性质、行业归属、收入高低、文化层次以及消费偏好等进行定位和影厅主题确立。而且,在初期尝试的影院中,更多是试探性的,等实践和尝试反馈后,有的并不合适,有的才可以确定下来。一旦确定下来,就必须想办法维持并广而告之。长此以往,才能为打造特色影院探了路摸了底。

像前文提到的上海影城SHO的3号厅定位为“经典影厅”,就是基于对观众的了解。一方面,作为上海电影地标性场所,上海影城旗下聚集了相当多热爱电影艺术、对经典电影作品充满情怀的观众,他们对经典作品的热爱和观赏、学习、研究的需求,确保了经典影厅的观众来源;另一方面,影城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可以确保长期坚持并以多种形式来运营。比如经典影片回顾、举办专题讲座、互动及参与体验等,这样可以既满足特定观众的需求,又无形当中增强了观众粘性。同时,影院也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特色品牌标签,吸引更多观众。

我们知道,之前大一统无差别化的发行放映模式,使得影片和影院找不到观众同时观众也找不到他所喜爱的影片。另一方面,因为影院无差别化的内容提供,使得影院的存在感降低,哪家影院都一样,无所谓选择你这家还是他那家。

之前就有不少影片的片方抱怨影院不给排场或应付排场,其实就是因为无差别的发行,使得影院在商业大片和一般影片(即使有特色的影片)面前毫无例外地多排商业大片。由此也导致不时有导演或制片人出来,要么指责影院无视契约不履行约定,要么跪求影院排场以获取舆论同情和支持,占领道德高地迫使影院增加场次。虽然这种抱怨或举动也许对个别影片能引起舆论关注、命运有所改变,但对大部分影片来说并不会得到改观。因为,在这种机制和市场环境下,影院的举动只是对市场本能的一种反应。

image.png

其实,影院自己也是受害者。大量同质化影院的存在,使得影院的地位低下,在观众眼里和片方眼里的可替代性很大,难有话语权,在市场博弈中明显处于下风。同时大量同质化影院的存在,不可避免地造成观众分流,效益低下。

从这方面来说,从机制上改变了游戏规则,再辅以必要的创新举措,是鼓励一些影院先行先试的驱动力。通过内容的差异化将自己影院贴上特色标签,使观众改变对影院的刻板认知,也确实让观众找到了更多他喜欢的影片,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将鼓励影院不断改造升级并强化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包括改善环境和设施、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诚实守信经营。

而更可喜的是,片方和影院(院线)将真正形成双赢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博弈关系。


相关文章    更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