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救命稻草?游戏改编电影的成与败

近日,《我的世界大电影》以北美首周末1.57亿美元的收入,创造了游改电影历史开画纪录,并只用了两周时间,大幅超过了《美国队长4》的总票房,成为目前2025年好莱坞票房冠军。对比好莱坞大片漫改电影《美国队长4》、迪士尼真人电影《白雪公主》接连扑街)的颓势,《我的世界大电影》优秀的票房走势,对好莱坞而言,无疑是救世主般的存在。

image.png

一直以来,由游戏改编的电影都面临着口碑困境,但最近几年又都有着不俗的票房表现,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儿。其中最为成功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以13.6亿美元的票房大幅刷新了游改电影的票房纪录,《刺猬索尼克》系列总票房也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对于目前正在走下坡路的好莱坞来说,似乎把游改电影当成了继漫威之后的救命稻草。

image.png

image.png

比起逐渐攀升的市场地位,游改电影却始终很难摆脱低口碑的魔咒,许多人对其印象还停留在“扑街烂片”这一关键词上。在IMDB上,游戏改编电影评分大多都不及格,公认的烂尾之作《生化危机:终章》和公认烂片《刺客信条》分别有着5.5和5.6的评分,2024年的《无主之地》甚至在烂番茄开出了史无前例的0%新鲜度,被封为“史诗级烂片”,最终在IMDB上获得的分数也低至4.7分。

image.png

低口碑的现象在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也仅提升到及格水准,除了《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达到7.0分以外,其它影片的IMDB评分也就徘徊在及格线左右;《刺猬索尼克》系列、《愤怒的小鸟2》《大侦探皮卡丘》《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等影片,在游改电影中已经属于高口碑作品。

也正因为口碑因素,游改电影在官宣制作时,游戏粉丝往往不报预期。“骗情怀”、“毁童年”、“担心不尊重原作”等评价伴随着游改电影的历史,并成为宣判游改电影死刑的重要因素。

比如,著名游戏《塞尔达传说》的真人电影近期官宣2027年3月26日全球上映,社交媒体上就出现了许多不看好的声音。《塞尔达传说》以虚构的奇妙世界为背景,玩家在游戏中操控林克,在海拉鲁大陆上进行冒险,并以从加侬多夫等敌人手中救出塞尔达公主为目的。游戏系列首作在1986年发售,历经多年,粉丝无数,是任天堂旗下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对整个游戏行业都影响深远。

image.png

这款游戏改编成电影的争议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原作中主人公林克没有一句台词,如果拍成电影,会不会成为“默剧”?二是真人电影历来的选角问题,要选择符合众多玩家预期的真人演员十分困难,这也成为玩家最大的担忧之一。

在《塞尔达传说》之前,《无主之地》就是游改电影口碑困局的极致案例,也是游改电影历来争议的集中体现。

image.png

影片一方面对原作进行了巨大的改编,只从中提取了一些主要角色,书写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这一举动可以视为对游戏粉丝的背离;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游戏原作庞大的粉丝群体,在片中刻意地加上了许多致敬原作的环节,角色时不时就摆出一些各种奇怪的造型,说些原作里面的台词。这些刻意的桥段,不仅让游戏粉丝“尬”到不行,路人观众也是脚趾扣地。游戏粉丝与路人观众两头都不讨好,口碑及票房出现崩盘也就不奇怪了。

几乎零好评的口碑,让《无主之地》可以登顶近年来最差游戏改编电影,高昂的预算与不及成本三分之一的票房,也让投资方迎来巨大亏损。希望这一负面案例,能够给后续的游改电影以足够的启示。

image.png

游改电影始终无法摆脱的口碑困境,却并没有阻碍其票房近来的节节攀升,除了《无主之地》,其余的游改电影,都有着不错的票房成绩。这其实也从某种层面证明了,制片公司开始越来越懂得游改电影受众需求究竟是什么,而影评人的口碑对于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就成绩最好的几部游改电影来看,《我的世界大电影》主要剧情是流水线式的打怪闯关冒险,《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也是相对俗套的拯救世界式的故事,可以发现,一个复杂深刻的故事,显然并不是赢得票房最重要的元素。

游戏改编电影瞄准的部分受众是低龄儿童,因此往往将剧情简单化,将“主题乐园”元素大为突出,致力于为其搭建一个完整、有趣、好玩并且丰富的幻想世界。这种电影具备家长带孩子观看的合家欢属性,不需要高口碑,只需要过得去的质量,就能吸引到足够多的观众走进影院。

image.png

其次,游改电影也充分利用凭借IP影响力和游戏元素,让游戏粉丝心甘情愿地为情怀而买单。例如《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全片的剧情都像是为了展现游戏元素而设计的,奥德赛、马力欧赛车、道具香蕉、洋馆马车等历代游戏的元素铺满了整部电影,狂甩情怀把玩家喂饱,遍布电影中的各种彩蛋让游戏粉丝为之振奋。

image.png

另外,游改电影的上映也为游戏观众提供了欢聚的机会。《我的世界大电影》观影现场成为了游戏玩家和年轻观众的盛宴,外网流传各种影院屏摄、观众reaction视频,展现出被形容为“类似看《复仇者联盟4》的观影盛况”;甚至还有尖叫、丢东西、手机拍发短视频等行为出现,引发了观众和影院不满。这也侧面反映了强势游戏IP的粉丝具有的狂热属性,以及粉丝在看游改电影时究竟最关注的部分是什么。

整体来看,具有合家欢属性的简单剧情、对游戏经典元素的复刻、将玩家齐聚一堂的社交场景,是游改电影取得高票房的关键所在。

image.png

当下,好莱坞所面临的困境有目共睹。2024年,全球票房相比2023年下滑了7%,美国及其它国际市场去年的票房收入,比疫情发生前三年的平均水平低了约1/5.传统的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索尼电影娱乐、环球娱乐收入都在下滑,派拉蒙则依旧在亏损之中。即便是迪士尼,在今年前三个月的表现也非常糟糕,《美国队长4》《白雪公主》两部大片票房表现都不足预期。

流媒体环境下,好莱坞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改编电影与既有IP的续作上,寄希望于观众能走进影院,然而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实在是收效甚微。而在原创影片领域,制片方和创作者虽然努力推出更多卖座的作品,但市场反响也并不乐观,华纳的《编号17》,亚马逊的《红色一号:冬日行动》,苹果的《登月大计划》,甚至是独立制片的《大都会》,票房都遭遇了失利,大导演、大明星对提升票房都不奏效。

image.png

在此困境下,好莱坞开始急于寻找更多其它的IP内容用以填充市场。此时,拥有强劲创作力与大量强势IP的游戏产业也就成为了好莱坞的目标,成为了传统电影厂商的IP供给方,同时也是线下影院的救命稻草之一。

在游改电影高票房的刺激下,好莱坞将多款著名游戏的改编电影提上日程,就在近期,《愤怒的小鸟3》官宣2027年1月29日北美上映、《死亡搁浅》真人大电影宣布将由《寂静之地》导演迈克尔·萨诺斯基执导等消息就纷至沓来。看起来,游改电影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新的押注对象。

此外,各大好莱坞厂商也开始加深了与游戏厂商之间的合作,今年索尼还宣布了一系列基于热门PlayStation游戏的改编计划,《对马岛之魂》《绝地潜兵2》等游戏都将推出影视化版本。

image.png

但游改电影能否复刻前一个十年漫改电影的辉煌呢?从目前来看,并不是没有可能,至少《刺猬索尼克》系列已经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卖座IP,成为派拉蒙稳定的收益来源,系列也马上将推进到第四部,《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不久也将推出第二部,华纳兄弟的高层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我的世界大电影》的续集正在筹备中。

image.png

此前漫威宇宙漫改电影类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电影本身成为了一个强劲的IP,积累了大量的粉丝。而游改电影目前还很依赖于游戏粉丝的情怀,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并不算友好,好莱坞暂时能够依靠游改电影获得不错的收益,游改电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可能成为好莱坞重要的电影类型,但这一辉煌能够持续多久,还是要看游改电影本身能否形成强大的IP吸引力。


相关文章    更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