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进入7月,目前《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侏罗纪世界》等IP作品票房表现稳健,在整体大盘下跌的当下市场,IP成为一张稳妥牌。
如今国产片里,形成IP效应的凤毛麟角,如何打造IP、IP电影要如何持续赢得观众?这是电影市场的重要命题。
另一方面,不少大片都遭遇票房滑铁卢,各种宣发手段已经渐渐失灵,营销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如何让观众进影院,是让从业者们发愁的问题。
在市场大环境越发艰难的大背景下,也有公司找到了自己的解法和生存之道。
曾经给好莱坞大片做宣发和品牌营销服务、后来又以引进电影节获奖佳作见长的的路画影视,在疫情后找到了二次元这条赛道,让《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IP电影在中国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去年跨年档,《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重映,影院里的樱花雨成为现象级营销事件,正在上映的《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又把这一IP剧场版在国内市场的票房成绩,从2亿左右拉升到4亿左右,创下柯南系列电影内地票房纪录。
路画影视还从2023年年底开始进军谷子经济,成立GuGuGuGu,走出了IP内容+商品+互动体验的独特赛道,分担了电影行业的风险,在业界常讨论的“非票收入”领域进行了有效探索。
虽然路画是一家在二次元赛道深耕的公司,但在电影营销宣发、IP整合运营上的部分经验,仍然可以为很多国产电影和真人电影所运用。
路画影视&GuGuGuGu总裁蔡公明向娱理工作室分享了这几年路画探索出的经验——
用仪式感创新营销+主题影城+专属特典等方式打造观影的特殊体验;
深耕粉丝社群运营,尊重粉丝的意见,提供观影的情绪价值;
用长期主义的理念进行IP整合运营,谷子经济与电影营销形成合力。
下面我们展开说说,直接上干货。
娱理:现在大家经常说进电影院有一种仪式感,您觉得要如何放大这种仪式感,让观众觉得电影院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蔡公明: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电影?原来我们说电影院的优势是社交属性,但现在电影院真正的优势是集体仪式感。像二次元受众很愿意跟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越热闹越好,我们通过很多整合型的大活动,通过专属特典,让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去影院就不仅仅去看一场电影,聚集的集体仪式感就超越了电影。
去年我们宣发的《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是老电影,老观众为什么要去再看一遍?所以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仪式感,现场搞樱花雨,配上片尾曲,所有回忆都回来了。
并且这部剧场版拉新率达到20%,就是10个入场的人里,有2个是没看过柯南剧场版的,这样不断有新人入坑,IP才能够更年轻化。这个数字很惊人,一般的柯南新片也就10%左右拉新率。那是因为新粉觉得跨年场樱花雨坠落很浪漫,音乐响起大家在一起庆祝新年。
观众要的就是这种仪式感,其实不管是动漫还是真人片,这个需求是一样的。
这次《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我们做了冰爽场冰花蝴蝶结雨,我们的首映礼从来不只是线下活动,从来都是为了线上传播,所以每次首映礼以后预售就立刻上去。但是需要做得好,线下的体验好,观众才愿意在线上分享。这样很多人就不是为了电影而来,而是为了仪式感而来,然后又喜欢上这部电影,从而开始追番剧入坑了,IP就会更强大了。
娱理:我记得《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首映的时候,整个北京朝阳大悦城都很有柯南氛围,在中庭下樱花雨,柯南人偶来互动,商场里有柯南的30周年展览,电影院大堂也有樱花树,其实做成了一个主题影城的感觉。您觉得做主题影城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蔡公明:我们是从2022年的《航海王:红发歌姬》开始做主题影城,那时候我在日本看到《阿凡达2》的主题影城,整个影城没有别的电影,我觉得这个形式很好。这次《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我们也做了柯南主题影城,如果隔壁影城不做的话,那观众就全被主题影城吸引了,我们还做活动、卖商品,做成一个泛娱乐的概念,这样影院流量就大了。
现在国内大部分都是幽灵影城,其实背后的问题就是影院数量太大,日本是500家影城100亿票房,我们是500亿票房1万多家影城,比例严重失衡,这是前几年扩张造成的,很多影院都是空场,观众觉得那我去影院干嘛,一个人包场和在家看不是一样吗?没有流量没有热闹,那社交属性哪里来?
我们做主题影城,现在很多片方也跟我们学,这是好事,一些片方说也要搞特典,但是你能发到用户手上吗?影院会配合吗?主题影城如果只有特典,但是没有观众是没有作用的,影城只拿着这些纸片有什么用呢?关键是得能把观众给带进来。
但是以往我们的电影院、观影团不是这么做的,大部分观影团是那种打分的做口碑的观影团,我们这次柯南做到1000多个观影团,是真正喜欢电影的粉丝组成的观影团,再去带动市场。
娱理:主题影城的形式很好,但目前国产片做主题影院的比较少,您觉得原因是什么?主题影城的模式能被国产片拿去用吗?
蔡公明:国产片更多是以一种传统的宣发运营模式在做,可能觉得自己没有IP的属性,做那些特典有意义吗?我觉得是有意义的。我们这次在上影节放映了戛纳主竞赛单元影片《年轻母亲之家》,就做了海报和票根,观众都很喜欢。日本东宝影城都有专门区域,可以领单页、领册子,观众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这就有一些交互性,而不是进电影院只能看电影。
娱理:我觉得也是新一代观众的观念不一样了,这些特典在老一辈人看来,会觉得是无用的美丽废物,但年轻的观众就喜欢打卡、集章、搜集这些东西。
蔡公明:现在90后、00后是主体了,大家喜欢这些东西,我觉得也是因为二次元的带动,相信真人电影很快就会明白这些问题,未来会出现一批活动多的好影城。
娱理:刚才提到你们能把观众拉进影院,这是一整套很难的执行配合,具体的难点是什么?
蔡公明:要及时发布信息,及时把物料运到影城发给观影团,这些特典又要有吸引力,这需要我们对市场有判断,对粉丝有理解和了解,我们家的IP整合运营模式最重要的一块就是粉丝和会员。
每次做电影我们都会去跟粉丝调研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粉丝热爱IP,他们认为这是我的IP,而你只是有幸做了这个IP,他们希望这个IP的票房好,这样粉丝才有排面,他们是真的热爱。
我们有商品、有电影、有店铺、有展览、有线下活动,每一次跟粉丝交互的时候,都会让他们入会,一般公司做电影,会觉得这是个BtoB的生意,但我们是BtoC的。
我们去年才开始做会员体系,现在观影团都是用小程序来注册报名,拉新增长很快,已经有30万会员和100多万粉丝了。我们会经常做活动,不仅是送电影票、买谷子优惠这些福利,更是联动观影团、展览等等,打通了线上线下。
娱理:所以关键是运营好粉丝社群,但二次元IP粉丝的主体性很强,他们对于IP运营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意见,你们是如何与粉丝进行沟通交流的?
蔡公明:每部电影上映的时候都会拉一些群,我天天在群里和大家交流。会定期做粉丝节、粉丝答谢会等等,所以凝聚力还是很强的。
粉丝们会提要求,你看在这个500人的柯南粉丝群里,有人提出我们的包装纸薄,不如IMAX海报的包装好,我就回复说让我研究一下。有另一个群友说路人不会在意的,只有你们这帮海报佬在意,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我马上就回复说,不是的,我们在意的就是核心粉丝,因为有你们的热爱和支持才有一切,我们就是在意你们的意见。
娱理:您说的这种会员粉丝模式,是不是只适合二次元IP?真人电影有可能复制这种模式吗?
蔡公明:可以的,就比如《流浪地球》也是一个IP,后面完全可以找到一个IP道路。比如新海诚导演的作品其实没有漫画基础,电影都是原创的,三、四年时间才做一部,这个时间已经换了一代观众了,但我们做新海诚导演的IP运营的时候,就会在两部新片中间做旧片的复映,还做新海诚的展览,开新海诚作品主题咖啡,这些都是和粉丝增加交互,保持热度,这些方法完全可以放在《流浪地球》IP上。
真人电影的IP运营的确比有番剧基础的有二次元属性的IP要难一些,但既然想做成IP,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营方式,其实就是找到勾着大家一直关注这个IP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卖了很多周边之后就完了,而是要有持续性的运营。
之前我看过一个分析报告,是说一些曾经很牛的大IP之后也没有了,日本这些成功的IP都跟运营有很大关系。迪士尼、泡泡玛特都是有很强的运营能力,不断迭代,产生滚雪球的效应。
娱理:现在很多国产片都在想办法找营销新解法,因为之前的方法似乎都失效了,路画的几次营销大动作都让大家眼前一亮,您觉得现在营销还有新可能吗?
蔡公明:现在很多电影营销80%的费用都是白花的,但又必须做,因为大家不知道哪个更有用。但如果永远是常规的做法,还是会80%的费用白扔出去。所以说要创新,要研究观众的情绪价值在哪,比如这次《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我要做学生结伴观影,庆祝考试成功、假期到来这个概念。
但光有这句话不够,没有摸透情绪。其实娱乐行业就是情绪消费,抓住了情绪,大家可以花钱。现在年轻人都调侃自己很抠门,穷鬼经济,要的是性价比,精神消费上只要你触达到我要的点,那花钱就没问题。情绪价值、仪式感、社交属性都是需要突破的,这样我们的电影才有救。
我以前是做汽车行业的,奔驰汽车不能只当汽车来卖,一辆汽车凭什么卖那么贵呢?卖的是情怀、传统、你的地位、荣耀,是你干了一辈子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肯定,这卖的就是情绪价值。
所以情绪价值并不是新概念,而是从来如此,这么多电影里为什么选择你这部?为什么选择去电影院看,就是要在这方面突破。
后来我们的学生结伴观影,不仅做了学生特惠,还选择集中在考试完的头一天去冲票补,要在头一天把观众拿下,这是时间上的把控。我们还做了“看柯南挂科难”这个方向的营销,再加上冰花蝴蝶结雨的特殊场次,给大家很多新的体验。
娱理:说到大部分营销80%的费用都被浪费了,那您会在哪些方面省钱?哪些方面的钱才是花在刀刃上的?
蔡公明:硬广我们基本不做了,现在的广告全是靠线上传播,我们只做现象级的、有传播作用的,比如柯南主题的巴士,在外滩一跑,排面拉满。就是要更精准有效,能四两拨千斤的爆发式营销。
营销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另一个就是要做到极致。如果一个idea很好,做不到极致,那就爆发不了。有的人说咱省点钱,做一半行不行?肯定不行,钱要在正确的地方all in,不能犹犹豫豫,不all in的话,那一半钱白花。
我们做《灌篮高手》的北大首映,绝对是经典,当时有很多限制,原作井上老师也不让做营销,我们在银幕上花了150万,又把现场还原成篮球馆,有一个环节是,大家要展开一块布,俯拍效果特别好。当时搭建公司说太沉了能不能不弄,我说必须做,效果一点都不能打折。后来拍出来的效果确实很好,给大家100%的极致体验。
娱理:路画在2023年年底成立了GuGuGuGu这个厂牌,瞄准二次元的谷子经济,现在有不少线下门店,目前的情况如何?
蔡公明:我们是去年五一开始开店的,已经运营一年多了。产品开发需要一定时间,现在接近百分之七十是自研产品,一般的谷子店都是更多卖采销商品,开发的要少一些。我们从一开始就建立产品力,我们的IP资源也很多,并且也花了很大精力和价格拿到这些商品的授权,同时我们也在跟日本版权方做深度的合作。
我们更加强调零售的体验,我们店里有主题咖啡,经常会做粉丝活动,打造一个Home的概念,线下的优势就是体验,而不是卖产品。再加上我们跟电影能够联动,今天《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上映,跟店里也会有联动,我的产品将来一定不是传统的二次元产品这一方面,从受众来讲会不断往泛二次元受众来突破。
娱理:我注意到你们的特典也在不断更迭,比如柯南的水敏明信片就很有意思,你们的谷子设计是由怎样的团队完成的?
蔡公明:现在大家都很卷,粉丝期待也越来越高,那都是我们设计的,作为电影公司来说,我们的周边是比较强了,因为我们也是做商品的,反应速度、供应链、价格都会有更高的优势。
现在我们有几十人的研发团队,二次元就是拼素材,如何用一样的素材做出差异化,这就靠商品开发能力,所以这个团队一定要很强。也需要好的供应链,有自己研究出来的材料和实现方式,才能支撑设计师的创意想法。
我天天鼓励设计师们多去参加全世界的设计展玩具展,产品开发是核心的,壁垒很强,所以这方面我们会下大本钱。
娱理:电影+谷子经济的业务形式,目前路画内部是怎么构成的?
蔡公明:其实每个人都在做 IP,做电影营销的人也要做特典、活动、商品、展览,做发行的还管电影院的谷子店(GuGuGuGu Hotspot),大家都是IP运营的团队,什么都得懂。我们公司的定位变了,我们不再是一家电影宣发公司,而是做IP的整合运营,不仅仅做电影。
娱理:所以是用谷子经济这块业务,来分担做电影的风险。
蔡公明:相当于变成了一个合力,GuGuGuGu对我们的电影起作用,我们不是去开辟了另一个领域,然后规避这儿的风险,我们现在是可以把电影做得更好。这个模式挺难复制的,因为让做电影的人去做商品、做谷子很难,零售完全是另外一个行业,要从头学起。
娱理:其实IP这个概念在国内也火了近十年了,影视行业经常谈IP,但真正运营出来的却凤毛麟角。
蔡公明:是的,我们看迪士尼一直在运营IP,人家没有说要追赶风口,而是长期运营。像万代是先做玩具模型,才做电影,又做扭蛋机那些泛娱乐的东西,整体运营很厉害。
我迫切希望能够为中国动漫做一些事情,我们这套运营和营销的模式,中国动漫是需要的,因为我们中国动漫往往就是突然红一下,但没有长期的运营,IP一定是需要长期的运营和不断的拉新才行,而不是把IP消耗掉。
海外做IP的理念就是长期,他们是从长期的角度去考虑整个IP怎么管理,也会限制一些动作,不能让一次动作破坏了长期运营。
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IP运营委员会的机制,IP运营不能靠一个人来完成,但中国从业者习惯于“吃独食”,都习惯于自己做,但是一个IP有电影、有电视剧、有商品等,都应该由专业的人来做,大家都在一个委员会里,一起商量、平衡、牵制,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如果孤军奋战就可能势单力薄。
娱理:这个机制有可能引进到中国吗?
蔡公明:我觉得有可能,每个IP都有很多出品方,大家可以一起坐下来讨论,每一块的资源都可能是不可缺少的,让我们形成一个合力,这样就能突破一些问题。
娱理:路画最近和《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也有合作,具体是怎样的形式?
蔡公明:主要还是商品和咖啡,我们也会在店里面做一些联动宣传营销,但这些只是一开始的尝试,之后还可能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娱理:路画帮《时间之子》这样的国产原创动画电影也打造了商品,对于这样的非IP,您觉得做特典做商品有意义吗?
蔡公明:绝对有意义,现在大家看电影都喜欢把票根特典和周边商品放在一起拍张照,发到网上就有传播度。也有些人一听有特典,就愿意去观影,所以需要给大家一个去观影的理由。原本认知度就不够,更不能什么都不做。
娱理:上影节期间,万达也宣布要深入做潮玩,还要把整个影院升级成超级娱乐空间,您怎么看万达的这个改革方向?
蔡公明:院线上万达是很先进的,万达有阵地,有会员,我觉得挺好的。
娱理:每次谈到电影行业的困境,从业者都会说一定要增加非票收入,您觉得在路画这种运营模式下,未来非票收入、商品收入占比能达到多少?
蔡公明:现在就很可观了,我们“柯南展”卖得很好,这属于IP的收入。当然现在看来还是票房收入要占的多一点,但是从长远来讲不是这样的,因为在日本,IP的票房收入占比是比较少的,其他的收入会比较高,包括商品、活动、其他授权等等。
我觉得到2027年、2028年,我们其他部分的收入应该会超过票房。但是我们是把IP看作一体的,不会单拎出来说哪部分更重要,因为票房支撑了商品。
娱理:在你们的规划中,有做主题乐园的设想吗?
蔡公明:有,在筹备室内的15000人到20000人规模的二次元乐园,把很多IP都容纳进来,有各种打卡互动,有精彩的内容展览,有商品,有主题餐厅,甚至还有主题酒店房间。会尽量放在市中心的比较繁华的地方,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这样粉丝也能进来,路人也能进来。
春节档《哪吒2》的大爆,让所有人正视动画电影的能量,二次元的潜力就像一座宝藏。端午档的国产原创动画《时间之子》也获得了近2亿票房,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个暑期档,《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等国产动画也将陆续上映,动画成为备受期待的一种类型。
在蔡公明看来,不管是国漫的大爆,还是日漫近些年持续稳定的表现,本质原因是二次元的内容和当下年轻观众有更强的链接。
“二次元的受众很年轻也很广阔,80后、90后、00后等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深受动漫影响,这些人现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购票的决策者。这些看着动漫长大的人,会带动全家人一起去观影,我觉得这是《哪吒2》有这么高票房的原因之一。而原来是小孩爱看,家长被迫跟着看,现在是家长小孩都热爱,这个二次元群体大概能有5亿人。
我觉得动漫大卖这个事儿绝对不是偶然,也不是一两部电影的问题,它是一个趋势,这种想象的、fantasy的东西,就是对年轻人吸引力非常大。而且这个世界充满了问题,大家也会想去虚拟世界里逃避一下,大家需要一些寄托感情的东西。”
最近一年行业人士反复提到中国电影到了重启的时候,无论是内容还是营销,都需要打碎重来。
二次元强势来袭,它如何满足观众的情绪需求值得研究。二次元的大爆或许也证明了这是中国电影未来的一个趋势,其中的IP运营和粉丝运用经验需要被学习,极致的仪式感、情绪价值、观众社群运营等等经验也可以给真人电影提供借鉴。